禪宗的哲理小故事5 和顏愛語 [日] 山田無文 不飲酒戒 日日是好日 斬斷所有觀念

禪宗的哲理小故事 和顏愛語 [日] 山田無文
禪宗的哲理小故事 斬斷所有觀念

不飲酒戒

在一偏僻小鎮,朋友家的小孩兒在唱“不喝酒,不喝酒”,我以為此地也進來了基督教,這家的孩子也上了他們經營的幼兒園,不免一番感慨;可是聽著聽著,歌詞漸漸變味了,最後居然唱起“拿酒來”,又嚇了一跳。也許我太不通人間香火,感覺從前是出家人唱“不喝酒,不喝酒”,而末法的今天卻唱起“拿酒來,拿酒來”,甚至讓人懷疑佛教教團本身陷入了童蒙般無反思的境地。

  不當入者破山門

  奈何寂寞石生苔

  想來我年輕時就曾為此感傷過。我並非不通事理,自己不喝就對好飲者說三道四,嘮叨個沒完。我打心眼裏想讓善飲者喝個痛快。時而語無倫次的醉趣,不是很有人情味、很可樂嗎?

  但是應該銘記:佛祖教誨中最嚴格禁止的事,而且即為佛教信徒,無論能否遵守,五戒之一的不飲酒戒都是必須接受的。

  在某經典中,有這樣的故事。某地有一悉心用功的修行者,他潛心課作。一次好友從遠方來訪,住在他家裏。一天,好友出門辦事不在家,他好奇朋友的東西中有一個奇妙的壺,旋即打開栓,頓時醇香撲鼻。耐不住誘惑,嘗了一口。特別甘甜。結果他嘗起來沒完,完全飄飄然了,眼看著渾身是膽,長出不可抗拒的力量。

  就在此時,鄰居家的雞越過籬笆牆進來了。修行者不慌不忙站起身,扭住了雞脖子。過一會兒,鄰居家的姑娘慌裏慌張地來找雞,他把她誘至家中奸汙了她。姑娘的父母告官,他被抓進去受審,可是修行者不肯招供,一口咬定“不知道”。

  至此,這個修行者終於觸犯了所有五戒。第一不飲酒戒,第二不偷盜戒,第三不殺生戒,第四不邪淫戒,第五不妄語戒。

  這個故事是確有其事,還是巧妙的比喻不得而知,然而一個規矩的修行者,之所以犯下如此重重大罪,完全是喝酒惹的禍。經典一再中肯告誡,酒對個人以及對社會有害無益。

日日是好日

從前,中國的雲門大師一次對弟子說:“‘十五日以前不問汝,十五日以後道將一句來。’——以前的事我不問。你們說說,從明天起決心怎樣生活?”然後一一巡視每個人的臉。也就是說,學校畢業以前的事一概不論,從學校出來,假如今天開始走向社會,你們打算以怎樣的決心去工作?結婚之前的事不問,如果舉行了婚禮結為夫妻的話,那么你們從明天開始打算怎樣過日子?互相說說看吧。

  眾人聽了,個個像只悶葫蘆一聲不吭。結果,雲門大師按捺不住,終於替大家說出這種場合覺悟的一句話:“日日是好日”。

  這句話今天已經家喻戶曉,想必大家都知道。通俗地解釋這句話,即“每一天都懷著感恩的心情,度過感激的一天。”然而如果這么單純的話,何必麻煩雲門大師呢?

  從前,南禪寺門前有個出了名的哭婆,她不管天晴還是下雨,一年到頭都在哭。南禪寺的方丈心裏納悶,有一次問道:“老婆婆,我每次從這裏過都看見你在哭,究竟是什么事讓你這么傷心落淚?”

  老婆婆拭著淚說:“老方丈,您聽我說。我呀,有兩個兒子,一個在三條賣傘,一個在五條賣竹皮屐。下雨天,一想五條的竹皮屐今天賣不出去了,兒子怪可憐的,我就想哭。可是晴天,一想三條的傘沒人要了,這又太可憐,也止不住想哭。”

  方丈聽了,開導她說:“老婆婆,那是你的心態有問題。下雨天,想著三條的傘賣瘋了,忙得團團轉,該高興啊。晴天時,一想五條的竹皮屐像長了翅膀一樣賣出去,這也要感激才是啊。你不能凡事老往壞處想呀。”老婆婆聽罷恍然大悟,從此以後每天都高高興興地過日子了。

  雖然可以解釋為世間萬事只要心態端正,就能“日日是好日”,高高興興地過日子,但是就這點道理,何須勞雲門大師去說?

  台風把房頂刮跑,水漫過地板,孩子被大水沖走了,丈夫外出未歸,電燈好幾天不亮,沒有米沒有水,難道即使這樣還“日日是好日”嗎?能感恩、感激嗎?心態端正能解決問題嗎?像雲門大師這樣的高僧大德當然會預料到此類極端、萬一的不幸才說出“日日是好日”的。

  良寬所說“遭遇災難時隨遇而安,死亡降臨時視死如歸”的境界,正是這種心境。無論發生什么災難都能泰然處之,即使得了大病也能鎮定自若,即使面對屠刀也能含笑合十。若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,就不配侈談什么“日日是好日”。

  只有心變成絕對無,才有可能做到。明曆曆,露堂堂,縱貫三世,橫通十方的絕對無之心,稱“摩訶”。即“摩訶般若”的“摩訶”。翻譯過來,謂“大”。

斬斷所有觀念

 東西僧人在南泉和尚那裏搶奪一只貓。這個說“是我揀回來的”;那個說“是我多喂食給它的”。南泉聽後,抓起貓脖子對眾人說:“如果誰能拿出所有權的確鑿證據,貓就給他,如果沒有,我就把貓砍了,怎么樣?”結果誰都答不上來。南泉終於把貓給砍了。

  究竟世界上有什么東西能說是自己的所有呢?與其說南泉砍了貓,不如說是斬斷了人們根深蒂固的所有觀念。

  晚上,高徒趙州從外面回來。南泉立即對他說起這件事,來考驗他。

  “如果你在場,會怎么回答?”

  趙州聽了,脫下自己的草鞋頂在頭上,扭頭就離開了房間。南泉萬分遺憾:“要是你在現場,何必殺貓呢。”

  世上屬於自己的東西,連一根兔子毛的份兒都沒有。如果懂得一切都要感恩的道理,連一直踩在腳下的泥鞋,也能舉過頭頂。

  有了自己本來無一物的睿智與最底層的勞動可以舉過頭頂的謙虛,就可以和平地對話了。鬥爭,不應該是文化人所為。

文章來源:

http://www.book853.com/show.aspx?page=13&&id=1700&cid=53, http://www.book853.com/show.aspx?page=14&&id=1700&cid=53, http://www.book853.com/show.aspx?page=15&&id=1700&cid=53

留言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