禪宗的哲理小故事6 和顏愛語 [日] 山田無文 坐禪盡在一個“調”字 因為自己的心不正 一切有情皆父母兄弟

禪宗的哲理小故事
禪宗的哲理小故事

坐禪盡在一個“調”字

“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,名為坐;內見自性不動,名為禪”,這是六祖大師給坐禪下的定義。簡潔,明快,說得好。我常說“坐禪盡在一個‘調’字”。何謂“調”?細說即調身、調息、調心。若再加上一個調世界,則更圓滿了。

  調身者,即首先調順身體。根據《坐禪儀》規定的詳細規范,伸直脊梁,結跏趺坐,令腰、脊、頭、頸骨節相拄,如建五重塔一樣安穩坐定。這是最令心神安定的坐姿,也是最健康的姿勢。

  其次調息,即調順呼吸。不要讓氣息卡在喉嚨裏咕嚕作響,不要讓節奏快慢不勻導致紊亂,不要讓口鼻噝噝發聲,需綿纏地、若有若無地、平靜地呼吸。調順呼吸,對於健康和心神安定都是重要的條件。

  其次調心,即調其心。釋尊說:“我今普見一切眾生,具有如來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執著,而不證得。”妄想與執著,即心病。這種病態作用一除,心即康健而自生如來的智慧和德相。斬斷妄想執著的病源,即調心。也就是心念不起,心不止於一處,如潺潺流水,流暢無礙。至道無難禪師說“無思慮,佛之功”,是也。

  若使身體調順,呼吸調順,精神調順,本分的佛性由此自然生輝,可以說基本達到了坐禪的目的。但是我認為,心真正得到調順,必然使自然、周圍事物得到調順,居室被調順,家庭被調順,不久天下國家被調順,而呈現大和諧的世界。

  禪寺的玄關,常見在木牌上貼著“照顧腳下”。那是說,腳下留神。禪僧上玄關時,都是背朝裏把鞋擺放整齊後再進去,既為了自己的鞋不需要別人給擺放,也為了光線再暗自己也能穿上。玄關的鞋規規矩矩地擺放整齊,叫“照顧腳下”。

  常言道,玄關的鞋排列整齊的人家小偷也不來,玄關的鞋調順,即這家人的心調順,而鞋不整齊,即這家人的心不整齊的證據。所以,心被調順自然腳下調順,腳下調順則不久心可調順。

因為自己的心不正

心中完全沒有成見,像嬰兒的心一樣無心,看一切東西都一樣。嬰兒沒有憎的人也沒有愛的人,沒有喜歡的人也沒有不喜歡的人。嬰兒見誰都無心、平等看待。所以,若變成嬰兒般無心的心,無論看誰都會是平等的。

  人們彼此之間也一樣,自己平等待人,對方的心也自然敞開,坦誠待己。自己以宿見於人,對方亦報以同樣的宿見相向,由此產生人生之萬般苦惱和爭鬥。

  沒有人恨嬰兒,也沒有人想欺騙嬰兒,更沒有人想糊弄嬰兒。所以,只要自己始終保持嬰兒般純真的心,世上就不會有敵人,所有人都會呵護你。

  如果自己的心沒有成見和分別,沒有對立的意識,而是像鏡子一樣無心,那么看事物都會平等了。

  鏡子無論照老人還是孩子,一律平等;無論對有錢人還是窮人,也是一律平等。鏡子不區別有錢人和窮人,不會說“這個人腰纏萬貫,給他照得好看些,鼻子低,給他照高點”。對殺人犯一樣凶悍的人,鏡子也理所當然地照。鏡子既不被善左右,也不被惡所支配。

  如果人們彼此變成鏡子般的心境,看世上一切事物都是平等、一如、面貌相同。這樣的心,即佛心。

  “如來視諸眾生,一如子羅睺羅”,釋迦佛祖看一切眾生,就像看親兒子羅睺羅尊者一樣,把眾人當成自己真正的孩子。

  孩子必須一律平等。聰明的孩子與不聰明的孩子平等,長得好看的孩子和相貌平平的孩子平等,老實的孩子和調皮的孩子平等,既然是自己的孩子,都是平等的。必須明白這種平等的智慧是互相的本心,如果對本該平等的事物產生歧視,是因為自己的心不正,因為自己的心有某種異質的東西存在。

一切有情皆父母兄弟

日本的佛教,自聖德太子以來,皇室率先垂范,倍加尊崇,日本各宗名刹寺院,幾乎都是皇室的敕願所建。然而明治以後,當時的為政者將皇室和佛教分割開來,令皇室無宗教化。皇室只對先祖祭祀,所以無論政治家、學者、實業家,還是明治以來所有的日本領導人,都誤以為只要祭祀先祖,就是很像樣的宗教儀式了,舉國蛻變成無宗教國家。

  寺院也以只舉辦葬禮和法事為足,漸漸地願意出家的人越來越少,寺院連喪葬、法事也忙不過來了。這就是日本佛教的現狀吧。但是喪葬和法事不是佛教。佛祖釋尊從來也沒做過葬禮。

  釋尊臨去世前,阿難問:“您的遺骸如何處置?”佛說:“死後遺骸,由在家人處理,你們只管修行、行法。”釋尊連自己的喪葬都不許弟子做。當然,他從來也沒有給別人做過葬禮。葬禮和法事是佛教到了中國以後才興起的,那是儒教思想,是日本民族崇拜先祖心的袒露,根本不是佛教。

  親鸞聖人的《歎異抄》中記道:“親鸞從不因為孝養父母而念佛,至今如是。”

  親鸞從來沒有為了父母,為了亡故父母的回向念佛。乍聽起來,如今的年輕人也許會說:“跟親鸞這老頭說得來,他不喜歡孝敬父母,這不和我們一樣嘛。”但是勸君莫急,你且聽完他後面的話。

  “因為,一切有情皆為世世生生之父母兄弟也。所有所有的人,依次生為佛,需相扶相佑。”

  在親鸞眼裏,這個社會的所有人都是父母,無論是誰都在不知不覺中成為父母,成為子女,無一例外。必須盡快成佛,拯救大家。所以無暇顧及為去世的雙親念佛。這是釋尊佛教的正道。不管社會上飽受疾苦的民眾,哪裏有覺悟?哪裏有安心可言?

  這並非親鸞聖人發明的話,《心地觀經》告訴我們:“輪轉五道,經百千劫,於多生中互為父母。以互為父母故,一切男子即是慈父,一切女人即是悲母。”將社會的男性都視為父親,女性都視為母親,人們在輪回轉生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成為父母、子女,無一例外。這裏彰顯了佛教的人間愛、人類愛、人道主義。

  聽山鳥啁啾聲聲

  忽念吾父乎母乎

  對動物也能懷著親子親情是釋尊的教誨。然而只對自家祖先尊崇備至,對現實社會漠不關心,這正是近世日本佛教的重大缺陷。

文章來源: http://www.book853.com/show.aspx?page=16&&id=1700&cid=53, http://www.book853.com/show.aspx?page=17&&id=1700&cid=53, http://www.book853.com/show.aspx?page=18&&id=1700&cid=53

留言

發佈留言